為什么Linux系統(tǒng)干不過Windows系統(tǒng)?用得人少導致沒多少人愿意開發(fā)Linux平臺,因為資源和支持少,Linux平臺體驗不夠好,然后就更沒人用,這是個死循環(huán)。
Linux下缺少大量開發(fā)、支持是會導致各種奇葩的錯誤的,Intel日前就提交了一個代碼修復,32nm Ivybridge及22nm Haswell處理器的GeekBench 5的性能就提升了330%。
3.3倍的性能提升是什么神優(yōu)化?其實不是,而是之前的驅(qū)動代碼有問題。
來自phoronix的報道稱,Intel ANV Vulkan驅(qū)動的首席開發(fā)者Jason Ekstrand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在之前的驅(qū)動程序代碼中,當著色器從管道代碼中被抽出時數(shù)據(jù)緩存功能被禁用了,在Broadwell架構(gòu)/Gen8上這樣做沒問題。
但是Intel忘了之前的處理器了,32nm Ivybridge及22nm Haswell處理器的Gen7核顯中情況就不一樣了,禁用這個功能會導致性能不正常,而Gen7核顯是Intel驅(qū)動支持Vulkan最早的硬件。
在修正代碼之后,Gen7核顯在Vulkan工作負載下的性能終于大幅提升了,在Haswell GT3上GeekBench 5中的Vulkan性能提升了330%。
修復這個問題對還在使用32nm Ivybridge及22nm Haswell處理器的人很有幫助,不過這也不是多重要的事了,畢竟受益的主要是Vulkan負載及Gen7核顯,而32nm Ivybridge及22nm Haswell處理器已經(jīng)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