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則和框架始建于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的《刑事訴訟法》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律師法》。其中《刑事訴訟法》確立了以經濟狀況為決定條件的一般刑事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則與特殊刑事法律援助的兩項基本原則,即被告是盲、聾、啞、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堵蓭煼ā穭t確立了三項重要原則。一是公民有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二是確立了律師的法律援助義務,三是法律援助職能歸屬于司法行政部門。,國務院頒布了我國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規(guī)----《法律援助條例》,標志著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確立。作為一項年輕的法律制度,其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刑事法律援助的覆蓋面過窄,法律援助機構與公檢法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的銜接不暢等問題。鑒于此,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當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來思考進一步完善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途徑。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有用
有用
有用